作者:刘川 张人月 来源:农业调查处 发布日期: 2019-07-29 09:27: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今年夏粮生产期间,全省麦区气候条件总体较好,小麦群体较为合理;农业科技促农提质增效,主产区小麦长势良好;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抗旱减灾成效明显,夏粮再获丰收。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全省农作物抽样调查:全省夏粮总产量22.77亿公斤,比上年减产0.22亿公斤,下降0.97%。其中,冬小麦产量22.62亿公斤,比上年减产0.24亿公斤,下降1.04%。全省夏粮亩产273.6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增长1.60%;其中,冬小麦亩产275.8公斤,比上年增加3.8公斤,增长1.40%。全省夏粮播种面积832.20万亩,比上年减少2.53%;其中,冬小麦面积820.20万亩,减少2.40%。
今年山西夏粮生产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小麦生长期气候条件总体较好。去年秋冬播时节,两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有效补充了麦区土壤水分,墒情适宜,出苗齐全;越冬期麦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末期出现明显降雪,冬小麦顺利越冬;进入返青拔节期,旱地麦田墒情下降明显,局部地区旱情较重,对小麦中后期生长造成一定影响;4月全省出现几次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有效缓解了前期旱情,对改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各地冬小麦抽穗灌浆顺利;成熟及收获期,大部分麦区天气晴好,光热充足,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收获晾晒。
二是小麦群体较为合理。小麦生长阶段主产区小麦苗全苗壮,一二三类苗比例处于近几年较好水平。尽管3月份部分地区出现旱情,旱地小麦苗情略差,但是水浇地小麦苗情较好。4月份之后,全省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不同程度补充了土壤水分,中南部麦区旱情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各地小麦苗情普遍较好,基本达到苗均匀、苗壮实。
三是农业补贴到位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2018年山西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标准为每亩67元,农业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是农业科技促进小麦提质增效。各地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积极推广小麦生物有机肥种肥同播、冬水前移、两增一减绿色防控、宽窄行探墒沟播综合配套技术,农业科技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小麦提质增效。
五是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各地多措并举、落实落细有关要求,加强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市县乡三级联动,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召开技术培训会,将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作为麦田管理重点,力争夺取今年小麦丰收。针对今年春季发生的干旱,各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在各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春旱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