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

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田冰      来源:农村统计处      发布日期: 2018-05-18 08:46: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调查显示,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全面扎实有序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积极探索,破解城乡环境整治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是“四大工程”有序推进,成效显著。2017年,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着眼服务,突出民生,积极探索,示范引领,各项改造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受访的市县均已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全面实施了“四大工程”建设项目。受访的23个县中,所辖区内拥有不同等级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的占78.3%。

二是人居环境典型引领,整治有力。全省各地以综合整治农村垃圾为切入点,创新做法,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其中,长治市以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环境治理,推行“五道五治”行动,破解城乡环境整治问题,进一步加大了配置清扫保洁员和环卫监管员、配备垃圾收集清运车、清理农村“四堆”、清理农村积存垃圾的力度,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为引领全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先进典型。

三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的村,在维持保护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打造示范村美丽乡村的创建。太原市小店区对东山片区、西温庄乡等城中村改造后剩余的纯农村,推广“小组微生”模式,以“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为目标,建设山水田园农村;朔州市以生态走廊为纽带,有效打造一条从最东端的刘家窑村开始,到最西端张千户岭村为止的全长10公里的“美丽香葱——祥和岭上”的生态走廊,为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创建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更好地发挥综合示范带动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