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宏亮 来源:消费价格处 发布日期: 2018-02-24 08:44: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在山西29个市县开展了主要食品供求及价格变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元旦、春节期间,各地主要食品供应丰富,市场购销两旺,价格稳中有升。随着春节的临近,食品价格预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值得注意的是,鲜菜、水果等食品由于低温天气的影响,呈现较高的上涨势头,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一、“两节”期间市场食品供应情况
据调查,元旦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普遍针对节日消费的规律和特点,组织了大量米、面、油、烟酒、蔬菜、牛羊肉、猪肉、禽肉、干鲜瓜果等,丰富节日市场供应,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结构合理,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如大同市沃尔玛超市目前备货大米、面粉各15吨以上,是平时储备量的2倍左右;食用油约20吨,比平时储备量提高70%左右;肉类、蔬菜节日期间天天供应,其中蔬菜每天保证供给在800公斤以上;阳泉市2018年“两节”期间蔬菜储备数量为150万公斤,其中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130万公斤,华龙超市20万公斤。储存品种包括白菜、土豆、葱头、萝卜、蒜苔和芹菜六种,储备时间从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结束。财政补贴额为60万元,陆续投放市场。
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增加名、优、新、特商品储备量和迎新促销活动,据对晋城市凤展购物广场和福旺多超市调查,节日前期,市场增加了不少平时不曾多见的商品,尤其是鲜菜、鲜果类,品种齐全,各种盒装饮食礼品和营养礼品琳琅满目,以满足市民节日消费需求。粮油肉蛋、鲜菜、鲜果的储备量都比平常增加,较去年储备增加了20%左右。节日期间,商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新促销活动,其中凤展超市进行买牛奶送对联、送果盘、送食用油等活动,并且开通网上超市APP,可以网上下单,免费配送。
从整体看,当前山西食品市场供应充足,虽然入冬以来气温偏低,但没有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总体供应影响不大。
(一)粮油:市场供应有保障。由于粮油较耐储存,节日因素对其价格影响不大,节日期间有的商家还会对食用油实行降价促销,且政策性库存较多,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保持稳定的基础较好。
(二)鲜菜:外地蔬菜调入为主,货源不足。一是新年伊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经历了数次大范围降雨、降雪、降温的天气过程,影响了蔬菜的生长,货源偏紧,供给不足。二是由于山西各地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蔬菜的大部分供应主要由外地蔬菜调入,大量蔬菜都是通过公路运输,强降雪的天气过程对道路运输带来困难。
(三)猪肉:市场猪源供应相对充足。一是去年生猪价格走高,养殖户积极补栏,市场猪源供应相对充足,屠宰企业收猪无难度,但需求方面增长缓慢;二是预计在2月上旬,随着北方杀年猪的集中展开,居民猪肉消费也将持续缓慢增加,猪肉价格会有所上涨。
(四)鸡蛋: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明显。2017年下半年,受国庆、中秋节备货需求提振,加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基本消除,鸡蛋需求逐步增加,同时,受价格低迷和疫情影响,2017年很多养殖户缩减蛋鸡补栏量甚至无补栏计划,结合蛋鸡养殖周期,鸡蛋市场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明显。预计今年2月受春节节日效应影响,价格会有所上涨。
二、“两节”期间主要食品价格稳中有升
从山西食品价格变动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粮油类价格运行平稳。元旦期间,山西各地面粉、大米、食用油价格保持稳定,各大超市和粮店门市货源充足,销售秩序井然。小米、玉米面、黄米面、莜面等地方小杂粮也未见涨价现象。预计春节期间,随着需求量增加,价格呈现小幅上涨。
(二)鲜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两节”期间,各地鲜菜价格明显上升。省会太原1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2.4%,在所监测的25种鲜菜中20种上涨,5种下降,青椒、胡萝卜、韭菜、莲藕、西葫芦、南瓜、茄子、萝卜、香菇、菜花等14种涨幅超过10%,其中豆角、生菜、油菜和茴子白涨幅均超过30%,环比分别上涨43.2%、39.7%、36.0%和34.0%。
(三)畜肉类价格以稳为主。虽然受元旦春节效应的影响,人们对肉食品需求增大,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肉类价格的上涨,但是肉类市场在经历了猪肉及羊肉价格的波动发展后,开始逐步恢复到平稳的态势。据调查,长治市元旦之后猪肉价格小幅上涨后平稳运行,一月份猪肉平均价格为27.07元/公斤,环比上涨1.4%;由于去年同期正值春节临近,价格上涨幅度大,加上今年生猪供应较去年充足,致同比下降13.7%;牛羊肉价格本月平稳运行。阳高县主要的肉类价格基本以稳为主,其中猪肉价格维持在21元/公斤,排骨价格维持在26元/公斤,猪肉及排骨的环比价格基本没有出现波动,同比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涨幅为5.6%;羊肉价格在调查期间维持在44元/公斤,同比及环比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和变化。熟肉类市场一直保持稳定,预计春节期间也将保持稳定。
(四)鸡蛋价格小幅上涨。据调查,吕梁市普通鲜鸡蛋平均每公斤为9.58元,比上月上涨3.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2.3%;松花蛋、咸鸭蛋每公斤价格分别为24元、28.6元,价格与上月持平、与上年同期持平。大同市普通鲜鸡蛋平均每公斤为9.99元,比上月上涨3.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4.8%。预计春节期间随着需求量的变化出现小幅波动态势。
(五)奶制品价格基本稳定。据调查,长治市一月份奶制品与上月相比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5.6%。奶制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六)鲜瓜果品种丰富,价格稳中有升。随着春节将至,市场上各类鲜瓜果的交易量日趋旺盛,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季时令鲜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节日效应凸显。具体来看,1月份太原市监测的6种鲜瓜果“五升一降”,除砂糖橘价格环比有所下降外,其他鲜瓜果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葡萄价格环比上涨47.9%,涨幅最大。小店区香蕉、优质苹果、精品砂糖橘、柚子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27.2%、20.0%、16.7%、21.4%,其他水果价格均保持稳定趋势。
三、影响价格变动的原因
(一)供求失衡。食品价格变动最根本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以鸡蛋价格为例,2017年年初,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山西虽不属于重疫区,但受消息传播的影响,鸡蛋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鸡蛋价格一路下滑,养殖户亏损经营,大部分养殖场出售清栏,蛋鸡数量大幅减少,等鸡蛋价格上涨后,养殖户补栏已晚,再加上进入冬季后,受低温天气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供需不平衡,导致鸡蛋价格上涨较明显。
(二)低温天气及节日因素。一是季节性变化,反季蔬菜依靠大棚种植,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二是外来水果输入性增长,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三是冬雪天气候易导致蔬菜、水果冻伤减产,提高储存成本;四是因为元旦春节等传统佳节,人工成本上升且消费需求旺盛,推动了蔬菜、水果价格持续上涨。
(三)成本推动。成本上涨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拉动力。一是人工成本上涨,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山西劳动用工成本逐年上涨,尤其是服务行业上涨较大。二是运输成本不断上涨,从2017年1月份—2018年1月份,山西92号汽油由6.49元/升上涨至6.94元/升,上涨7.7%,也就是说,一辆60L油箱的车,加满一箱油需要多支出27元,这对经营者来说,无疑又加大了一定成本。油价上涨导致食品运输成本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三是生产成本上涨,以种植业为例,2017年山西化肥价格累计上涨4.9%,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
(四)运输损耗率较高。由于蔬菜和水果的特殊属性,例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蔬菜和水果运输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很大。据统计,果蔬等农副食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耗率在25%—30%左右,正是由于运输损耗率较高,而这部分损耗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食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