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综合处 临汾国调队 发布日期: 2017-08-02 08:50: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就业。为进一步了解临汾市大学生创业情况,临汾国调队就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走访和问卷调查。
一、被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查的共有30名学生。从性别看,男生10人,占33.3%;女生20人,占66.7%;从所学专业看,管理类专业5人,占16.7%,经济类专业4人,占13.3%,工科类专业10人,占33.3%,营销类专业5人,占16.7%,艺术类专业2人,占6.7%,教育类专业4人,占13.3%。
二、大学生创业特点
1.创业目的多样化。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12人认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占40%;4人认为创业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占13.3%;8人认为创业是挑战自我,自己当老板,不想为别人打工,占26.7%;6人认为创业是职业发展的选择,是自己的梦想,占20.0%。
2.创业考虑因素多。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12人创业首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市场的需要、创业门槛、启动资金、风险等因素占40%;有9人创业首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占30%;有10人创业首要考虑对某一行业的熟悉程度,占33.3%。
3.创业认知差异大。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5人认为创业就是开一家小店铺或者公司,占16.7%;10人认为只要是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就算是创业,占33.3%;15人认为开发一些前沿的项目才算是创业,占50%。
4.创业地点选择相对集中。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15人选择在本省地级市创业,占50%;11人选择在北、上、广、深创业,占36.7%;2人选择在太原或外省进行创业,各占6.7%。
5.高科技领域成为大学生创业首选。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6人选择信息传输作为创业的领域,占20%;8人选择软件作为创业的领域,占26.7%;14人选择互联网服务作为创业的领域,占46.7%;2人选择批发零售业作为创业领域,占6.7%。
6.创业以合伙创业和自主创业为主。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16人表示创业形式是合伙创业,占53.3%;有11人表示创业形式为自主创业,占36.7%;有3人表示创业形式为家庭创业,占10.0%。
7.创业资金来源广泛。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11人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申请到的政府专项基金或优惠贷款,占36.7%;有6人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占20.0%;有17人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父母、亲友的资助,占56.7%;有10人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自主资金,占33.3%;有10人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线下众筹、互联网融资(众筹)、风投等,占33.3%。
8.创业前景不甚乐观。当代大学生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但是从整体情况看,大学生创业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调查问卷显示,30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46.7%的人认为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前景不乐观,比较渺茫。
三、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对创业扶持政策知晓度不高。近年来,为扶持大学生创业,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从学生对优惠政策的知晓情况看,知晓度不高。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2人表示非常了解,占6.7%;有6人表示比较了解,占20%;有13人表示了解一般,占43.3%;有9人表示不太了解,占30%。从学生对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了解情况看,非常了解的有2人,占6.7%;比较了解的有6人,占20.0%;了解一般的12人,占40%;不太了解的10人,占33.3%。
2.缺少创业资金。创业并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资金不足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首要难题。调查问卷显示,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70%的人在创业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不足难题。从创业的初始投资额情况看,个人1万元以下的有8人,占26.7%;个人5万元的5人,占16.7%;团队5万元的4人,占13.3%;团队5-10万元的4人,占13.3%。从结束创业原因看,30%的人表示结束创业的原因是资金投入跟不上。
3.缺乏经验和人脉。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缺少社会经验和职业阅历,对于那些具有商业前景价值的项目把握不住,对创业更多的是停留在理想上,而不是细致地去做一份计划,往往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普遍受人脉短板限制。调查问卷显示,有73.3%的人表示经验不足是自己创业的最大障碍,有50%的人表示缺乏人脉是自己创业的最大障碍。
4.创业方向把握不准。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准确把握“落脚点”,容易在创业初期迷失方向。调查问卷显示,参与调查的30位大学生中,有46.7%的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是当前创业中面临的首要难题;26.7%的人则表示由于创业领域选择失误而不得不结束创业。
5.专业知识难以发挥。据了解,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对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相关行业选择较少,选择非对口专业创业的占绝大部分。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受大学课程设置等多种因素影响,毕业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难以无缝对接,大学毕业后创业的行业不对口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创业选择大都以门槛低、投入少、综合素质要求不高,易入行的餐饮、营销、代理等服务行业者居多。
四、几点建议
1.丰富培训形式,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创业教育能力和素质;二是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弥补教师团队缺少实践经验的短板;三是加快对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鼓励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多方开展讲座、创业大赛、座谈会等多样化的创业培训模式,营造创业良好氛围。
2.建立扶持基金,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一是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设备先进、管理完善、功能一流的实践基地,以利于学生开展系列创业活动及进行创业孵化。二是建立学生创业基金,对学生科技发明、自主创业给予专项资助,不断加大人、财、物上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3.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创业促就业。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建立健全创业保障机制,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推进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共同搭建产学转化平台,以创业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