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晋 来源:消费价格处 发布日期: 2017-02-13 15:44: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2016年,山西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1%,涨幅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农村均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上涨0.5%。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中,五类上涨,分别为食品烟酒涨2.8%、医疗保健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涨1.3%、其他用品和服务涨1.2%、衣着涨1.0%;两类下降,居住跌0.1%、交通和通信跌1.7%;生活用品及服务与上年持平。
(一)食品价格继续上行
1-12月份食品价格累计上涨3.3%,拉动总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影响力占比为64%。涨幅较大的小类有:薯类涨11.2%、菜类涨11.1%、畜肉类涨11.0%、水产品涨3.0%;降幅较大的小类有:蛋类降5.2%、干鲜瓜果类降4.2%;分别影响总指数涨跌0.05、0.28、0.45、0.02、-0.05和-0.12个百分点。食品包含的45个基本类中,30个上涨,13个下降,2个持平。
1.粮食价格稳中微降。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试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玉米的临时收储已经取消,粮改价已经成为未来粮食收购的主流方向。2016年累计下跌0.3%。分类看,大米涨2.3%,面粉持平,粮食制品涨3.1%,其他粮食下降10.9%。春节以后,大米的同比指数一直处于微降态势,其中9月份大米同比下降1.0%,为2016年大米价格的最大降幅。
2.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禽肉微涨,牛肉、羊肉下降。2015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处于上升态势,2016年涨势更为显著,全年累计上涨20.1%,其中5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7.2%,为2012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近两年山西禽肉供需稳定,价格基本处于持续微涨的态势,2015年和2016年1-12月份分别上涨0.7%和0.3%。2016年牛肉、羊肉价格下降明显,分别下降2.6%和5.0%。
3.菜类价格涨幅较大。受天气和节日因素综合影响,菜类价格在2015年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全年上涨11.1%,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6%。同比涨幅较大的月份为1、2、3、4和10、11月份,分别达20.1%、28.9%、41.05%、20.8%和16.6%、12.4%。
4.水产品价格上涨明显。自2012年以来,水产品价格一直处在连续上涨通道,但涨幅逐渐波动收窄。今年受南方产地持续低温且雨水过多影响,水产品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明显,2016年水产品累计上涨3.0%。水产品价格涨幅较大主要是海水鱼价格上涨所致,1-12月份海水鱼价格累计上涨5.4%。
5.蛋类价格继续走低。从2015年开始,蛋类价格逐渐走低,2016年鸡蛋价格仍持延续向下态势,1-12月份,蛋类价格累计下降5.2%,比上年降幅扩大了0.5个百分点,其中鸡蛋价格下降5.4%、其他蛋及制品上涨0.9%。从各月同比情况看,12个月中仅6月份蛋类价格同比上涨2.3%,其余11个月均有所下降,其中8月份蛋类下降13.1%,为今年最大降幅。
6.鲜瓜果价格走低。自2015年4月份开始,鲜瓜果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到2016年12月份的16个月中,同比“16降8涨”,2016年1-12月份累计下降5.7%,其中1月2月、3月、4月和5月份同比分别下降-15.7%、-15.3%、-19.8%、-16.3 %和-12.1%。
(二)医疗保健类价格小幅上涨
2016年我省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太原、运城、晋中、长治、阳泉5市先后纳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城市,15所省级公立医院与太原市同步推进改革。此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主要是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补偿方式由医疗服务价格收入、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三种渠道改革为医疗服务价格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两种方式,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予以补偿。此次医改主要是调整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含中医)、手术费、床位费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针对涉及部分特殊群体的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及部分检查、治疗、手术等项目价格维持现行标准不变。
受此影响,山西2016年医疗保健类价格累计上涨2.4%,影响CPI上涨0.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及医疗器具价格累计上涨4.7%;医疗服务价格累计上涨0.8%。
(三)居住类价格总体平稳
1-12月份,居住价格累计下降0.1%,拉动CPI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液化石油气价格累计下降4.2%,拉动CPI下降0.02个百分点 受部分城市管道燃气价格改革影响,管道燃气价上涨0.6%,拉动总指数上涨0.01个百分点。
(四)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略有上涨
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用品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5%和1.6%。主要受9月份新学期开始教材、工具书,以及学前教育、课外教育价格上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