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

上半年山西CPI呈温和上涨态势

作者:高晋      来源:消费价格处      发布日期: 2016-08-08 08:30:00      字体: 【放大 正常 缩小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 1.1%,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0.2%。。

一、上半年全省CPI运行特点

(一)CPI同比缓慢上行,环比波动较大。上半年CPI运行受春节因素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已成惯例。从环比来看,分月CPI运行由大幅波动趋向平缓震荡。即春节前(1月)份全省CPI开始攀升,至春节期间(2月)达到峰值,环比上涨1.5%,节日过后(3月-6月)则大幅回落。基本复制了上年同期走势。

从同比看,2016年前三个月较2015年总体呈现小幅上行态势,1-6月同比分别上涨1.0%、1.5%、1.1%、1.1%、1.0%、0.9%。其中,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以鲜菜、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CPI同比涨幅为上半年高点。3月份开始鲜菜价格逐渐回落,但猪肉价格仍高位运行。

(二)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从类别来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0%,衣着价格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而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9%,居住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2%。

(三)我省CPI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 1-6月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0位,在中部省份和周边省份均处末位。

二、影响物价变动主要因素分析

(一)食品价格涨幅较大。食品价格上涨是山西CPI涨幅较上年扩大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省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7%,拉动CPI上涨了1.0个百分点,影响程度约91%。具体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薯类、鲜菜和猪肉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上涨23.7%、19.9%和34.9%。其他粮食和鲜瓜果价格降幅明显,分别下降12.2%和14.5%。上半年,全省食品价格环比呈现先涨后降之势,1-2月上涨,分别为2.9%、7.1%,3-6月下降,分别为-2.7%、-2.8%、-2.6%、-2.1%。

(二)能源价格下降。承接2015年煤炭、原油等能源价格持续下行走势,2016年上半年山西能源价格继续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4.5%。过去一年,煤炭价格不断下行,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低,二者共同作用对山西CPI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全省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下降9.6%,其他燃料(煤)价格下降5.7%,液化石油气价格下降4.8%。

三、上半年全省食品价格变动特点

1、鲜菜价格涨幅较大。全省鲜菜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9%,拉动CPI上涨0.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45%。1-6月份,全省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1%、28.9%、41.0%、20.8%、4.1%、-0.9%。

2、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山西猪肉价格涨幅再次创出新高,比上年同期上涨34.9%,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影响程度64%,是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涨幅。此番猪肉价格上涨是猪肉价格“蛰伏”三年来的恢复性上涨。2013年以来,随着《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的启动,生猪养殖迅猛扩大,供应不断增加,猪肉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养殖户利润减少。由于猪肉价格长期低迷,养殖户陆续退场,导致能繁母猪数量减少,生猪出栏量下降,猪肉价格出现如今恢复性上涨态势。今后,猪肉价格将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步回落。 

3、粮食价格低于上年同期。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收,市场供应显著增加,国内粮价已远高于国际价格。受此影响,2014年以来山西粮食价格涨幅呈逐季回落态势。2016年上半年全省粮食价格由涨转跌,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具体来看,大米价格上涨3.2%,面粉价格下降0.2%,其他粮食价格下降12.8%。

4、鲜瓜果价格大幅下降。承接上年下降走势,2016年山西鲜瓜果价格继续下降,降幅不断扩大。上半年,山西鲜瓜果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4.5%。鲜瓜果价格下降主要是市场供应充足。目前,正值苹果、西瓜、梨、香蕉、菠萝等鲜瓜果大量上市,价格明显低于往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